月牙泉是什么湖?
第一种说法是古河道残留湖,月牙泉是附近党河的一段古河道,很久以前,党河改道,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没,仅月牙泉一段地势较低,由于地下潜流出露,汇集成湖,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从不枯竭。
第二种说法是断层渗泉,即月牙泉南侧有一东西向的断层,断层上盘抬高了地下含水层,下盘降到附近潜水面时,潜流涌出形成月牙泉。
第三种,风蚀湖,即原始风蚀洼地随风蚀作用的加剧,当达到潜水面深度时,在新月形沙丘内湾形成泉湖。由于环绕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间低,自东吹进环山洼地风会向上方走,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山梁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会刮到泉里,沙山也总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状,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大漠奇景。
第四种说法认为月牙泉是人工挖掘,因为月牙泉形状与半轮新月惟妙惟肖,就像人工刻意修饰而成,加上古籍中有“沙井”的记载,既然称井,就可能是人力劳作的结果。不过,这个观点应该不具说服力,试想,在古代,想要靠人力在沙漠中挖出这样一个泉谈何容易?更不要说保证水源了,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嘛。你认为呢?
月牙泉的介绍?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Mingsha Mountain Crescent Spring),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1994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2015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获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月牙泉是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著名的景点,它们得名的原因如下:
月牙泉:月牙泉是位于鸣沙山北麓的一处湖泉。湖泉形状如同新月,因此得名为"月牙泉"。这个湖泉在沙漠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水泉清澈透明,被周围的沙丘环绕,非常美丽。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鸣沙山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全是由细沙集聚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Mingsha Mountain Crescent Spring),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最早在东汉辛氏《三秦记》中有“河西有沙角山,峰崿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乾糒……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声,震动人足”的记载。月牙泉在汉代时月牙泉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景区范围界定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规划,控制地带面积为136.04平方千米。景区内地貌主要有大、小泉湾和周围的鸣沙山组成。小泉湾是间于东沙山与北沙山的洼地,主要用于办公和生活区。大泉湾是北沙山与南山之间的洼地,月牙泉和月泉阁等古建筑群分布其内,也是景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