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大文明古镇?
晋江安海镇,莆田涵江镇,龙海石码镇,长乐金峰镇
涵江,是兴化千年古镇,已成为闽中货物集散中心,清代名列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首。
涵江自古商贾云集,商贸鼎盛,历史上与石狮、石码、金峰并称福建四大名镇,是闽中工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小上海"之称。
金峰镇商贸鼎盛、人文荟萃,而饮誉八闽,历史上与函江、石狮、石码并称福建四大名镇,并被称为中国经编四大名镇,享有“小上海”之美誉。
闽安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千年古镇。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闽安设巡检司衙门,宋代时列福建四大名镇之首,元明清时沿袭为军事与海上贸易重镇,也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古战场,保存有大量唐、宋、元、明、清文物古迹。
宋初,由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庆历(1041~1047年)间复在闽安镇设把港及钟门巡检,专管贸易、缉私、捕歼海盗及海上封舱、绥靖海疆事宜。北宋权威著作《元丰九域志》将其列为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一。
其实应是福建三大名镇,就是晋江安海镇,莆田涵江镇,龙海石码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石狮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有人将石狮镇列入四大名镇,所以另一个说法是晋江石狮镇,莆田涵江镇,龙海石码镇,长乐金峰镇
安海是福建四大名镇之一,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南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安海古称安平、石井,自古文风丕展播远誉,文物胜迹甲一方。
福建四大名镇之一的涵江因海运和商贸业十分发达而被誉为“小上海”,当时由贸易起家的富商兴建了不少的华宅美屋,继承了当地传统民居样式,又吸收了西方建筑风格,是历史文化艺术的载体福建四大名镇之一,闽南侨乡文化古镇,自古文风展播远誉,文物胜迹甲一方
涵江曾是兴化千年古镇,又是福建四大重镇之一。
与戚继光一起杀倭寇的名将俞大猷为何不为人知?
俞大猷生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他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在安徽凤阳,和朱元璋是老乡。他的先祖俞敏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以开国功臣袭泉州卫百户官,因此举家搬到泉州一带居住。俞大猷自幼家贫,他主要靠母亲编发网和亲友资助生活。不过,少年时代的俞大猷家中虽然贫穷,但是他特别喜欢读书,先后跟随王宣、林福及赵本学等人学习《易经》和兵法。王宣、林福、赵本学三人都是当时泉州的名师,俞大猷能拜三人为师并深得三人所传也是他后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的重要原因。
俞大猷
嘉靖元年(1522年),俞大猷的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世袭百户的爵位。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参加了当年的武举,并且凭借一篇名为《安国全军之道》的策论深得当时兵部尚书的赏识,由此升署正千户,防守金门。金门地处海岛,民风彪悍,历来难以治理。俞大猷到任之后,深入民间,延请名师来此办私塾,教化民众。在俞大猷的一番努力之下,当地治理情况大为好转。金门人为了感谢他,还特地给他建造生祠。
俞大猷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俞大猷升任都指挥佥事。这一年蒙古鞑靼部入侵山西,朝廷昭告天下,公开选拔勇武之士,俞大猷毛遂自荐,但是未获重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俞大猷在汀州府一带俘获海贼300余人,擢升为广东都司佥事。当时广东等地的少数民族多次起兵造反,俞大猷都一一平定。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大肆侵扰浙东沿海地区,朝廷派遣在广东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俞大猷前往浙东地区平倭,由此俞大猷揭开了他人生历程上最为光辉的一页。俞大猷到任后,他发现倭寇的流动性很大,因此朝廷多次派兵围剿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针对倭寇的这一特点,俞大猷认为我们的战术不应该是尾随追击,而是应该先攻其战舰,等到敌人回援时,布好口袋,再一举歼灭。俞大猷攻其所必救以及断其归路的策略得到了上司的认可。次年三月,明军按照俞大猷的战术在浙东一带严阵以待,果然大败倭寇,俘虏和斩首千余人。嘉靖三十三年、三十四年、三十五年,俞大猷又多次大败倭寇,令其闻风丧胆。倭寇在浙江一带惨败后,又窜逃福建、广东一带继续为祸沿海。俞大猷再次奉命南征,取得兴化大捷,歼灭倭寇2000多人。
俞大猷公园
万历元年(1573年),已经70高龄的俞大猷请求告老还乡。八年后,俞大猷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