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该如何评价“长乐老”冯道?
从他自己写的篇巜长乐老自叙》中可以看出他稳坐相位的秘决是:见风使舵,八面玲珑。但他这种做官风格却遭到了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讽刺和潮笑,说冯道没有廉耻、不知荣辱,因贪于官位而不惜屡次背叛自己的主孑。
其实现代很多人也如此,为名为利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但如此的作法对不对,还值得讨论。
网上关于“官场不倒翁”冯道的介绍已经很多了。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冯道一生从政50余年,历经4朝10帝12个主子,多次变节,却能位居高位不倒,无愧于“不倒翁”称号。“所谓北方出大官,南方出巨贾”,河北书生冯道,把中国人的幸存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在五代十国的乱世环境中,对于明哲保身的冯道,我们不该苛责;但也不能赞扬冯道,毕竟他也是有着致命缺点的历史人物。
(五代宰相,长乐老冯道▲)
另外,我本人专门研究五代十国,还想说出三个新观点。
1、冯道是一个极端环境下的极端典型。但在极乱的五代十国,这样明哲保身的变节人物,并不唯一;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是唯一。因为除了“长乐老”“不倒翁”、其实五代十国还有许多这样历经数朝的文臣武将,例如“不倒将”——王景;“急性子不倒翁”——和凝等人,只不过冯道名气最大。其他时代,也有这样的官员,五胡十六国也有一个类似冯道的人物——“十六国长乐老”宋繇。
2、我个人给冯道起了一个外号,叫“阿克琉斯宰相”。建议在今天解读冯道,要同时注意他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冯道的部分变节事迹(后唐明宗以后),是纯粹的见风使舵,拜倒强权,苟且偷生,是奸臣才有的致命缺点。
儒家的文人对冯道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恨不得把他裤子,了挂到竹竿子上面去抽几辫子,原因就是这个老家伙总是换老板,而且每次换老板都心安理得。不但如此,最可恨的是他总是做上大官,号称"官场不倒翁"。在儒家的知识分子眼中,这样的人,就叫做"没有气节",就叫做"不知道羞耻"。正所谓"饿死是小,寡妇最大",不不不,是"饿死是小,失节为大",一女只能嫁一夫,从了二夫就是败坏人伦。
做臣子也应该学寡妇,寡妇一辈子跟一个男人,臣子一辈子也只能跟一个皇帝。要是这个皇帝嗝屁了,就不能跟别人,最好是陪着他一起参观天堂,次一点也要到阳首山啃萝卜干。这个冯道实在是太可恨,一跟居然跟了五个朝代的皇帝,还天天吃得上肯德基全家桶,真是羡煞旁人,所以,一定要,在书里面抽他几鞭子,然后心里继续羡慕,这样的美差事,怎么就轮不到我身上呢?还是命苦啊。
我们看看《新五代史·冯道传》中,对冯道的真实评价:
【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
历史上,耶律德光为了报复晋国的石重贵背信弃义,出兵灭了晋国,还磨刀霍霍,打算南下中原。按照以往的惯例,契丹兵每来一次,至少要屠灭几十万人,甚至多达数百万人。是冯道冒着危险,求见了盛怒的耶律德光,请他手下留情。对冯道一向敬重的耶律德光于是下令契丹兵不得,,挽救了无数百姓的性命。
我认为,仅凭此功绩,冯道就可谓是民族英雄,比那些腐儒寡妇要强多了。
(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崇祯帝身旁的“陆秀夫”是谁,如何评价?
王承恩
朱由检万分悲愤,咬破手指,在衣袍上奋力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后,朱由检自缢于歪脖槐树上。
王承恩目睹了朱由检之死,又无能为力,只能对着朱由检的遗体,以头撞地,血流如注。三跪九拜之后,他毅然在歪脖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也自尽而死。
崇祯身边没有陆秀夫,只有王承恩。
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一个背着皇上跳海,一个随着皇上自杀。
而是他们两个人,代表了朝廷的两股力量——宦官与文臣。
在一般人眼中,朝廷是由皇帝和大臣组成的,而实际上,历朝历代,太监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尽管,这种力量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附于皇权,但在朝廷政治中,这种力量从来不可小视,甚至数度凌驾于文臣之上。
明朝是一个太监参政非常严重的时代,由两个职务就可以看出,就是掌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其实它们就是政务的决策权和通过权。张居正就是通过和掌印太监冯宝的联合获得的了无上的权力。
为什么追随崇祯的只有一个太监而无文臣呢,其实这要归功于崇祯的两位祖先。
第一个是开国者朱元璋,他为大臣们定下了温饱线上的俸禄,这个温饱线还是当时的,后来连温饱也不行了,而朱元璋还规定了工资永远不变。
这就意味着,一个官员,要么过着连贩夫走卒都不及的生活,要么就去贪污。当一个人的正常生活都要靠非法手段去获得的时候,对自己工作的正义性就值得商榷了。
但在表面上,他们都是明朝的官,这是明摆着把文人推向虚伪的两面派。
陆秀夫,左丞相,“宋末三杰”
陆秀夫
南宋士大夫中,最有名的两个殉国者
一个是文天祥
一个是陆秀夫
后者确实是选择投海,前者虽拒绝投降,但也不是要非死不可。
他曾说:
“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后来留梦炎等提醒忽必烈,文天祥若被释放可能会“复号召江南”,才使文天祥遇害。而文天祥本人显然对当时的宋朝士大夫是极其不满意的:
朝廷养士三百年,无死节者。如心先生差强人意,不知今果死否?哀哉,哀哉!
历代亡国之君中,明代的崇祯帝死得最凄凉。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可平时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无一人出现,早就作鸟兽散了。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旁边。
临死前崇祯说的那句“诸臣误朕”一则反映崇祯帝刚愎自用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失望之际的心情:你们这些大臣们,世受国恩,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一个人也见不着,白养你们了!
崇祯帝身旁为什么没有“陆秀夫”式的臣子呢?
主要原因还是明朝教育的失败
◆明代的教育为什么失败?关键是统治者并没有尊重文人,他们没有真正把文人当成有独立意识的人来对待,而是当成奴才来处置。明廷所要培养读书人的忠,乃是忠于一家一姓、带有奴性的忠,而非爱社稷、护百姓的大忠。
▲崇祯自缢
◆可以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除了其间有孝文帝、仁宗、宣宗几个对文人不错的皇帝外,大多数皇帝和文人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朱元璋几乎是有意识地、有,地改造文人,让文人的自尊扫地,气节不存。他动不动就打大臣的屁股,他赋予太学以下各类官学的管理人员有任意侮辱读书,格的权力。到了他的儿子朱棣,更是变本加厉,灭忠于建文帝的方孝孺十族。
▲方孝孺剧照
◆这样有,既“杀儒”又“辱儒”的王朝,哪怕把理学的地位抬得再高,让读书人念再多的孔孟圣贤之说,也只能培养一大批善于讲,话、作秀的文人。一个国家到了知识层无耻的地步,那就没救了,最后只能是“桃花扇底送南朝”。
◆清兵南下时,投降的大臣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江南一些缙绅起兵主要是为保卫家乡、保卫引以自豪的华夏文化,实在没有多少士人愿意为这个王室殉葬。连东南文人领袖钱谦益,口口声声要殉国。待到国亡时,小老婆柳如是劝他投河已成大节,钱说水太凉了,以后再说。他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没当成陆秀夫。连后来的清代皇帝也瞧不起这些投降的大臣,说汉族文人太柔弱,让他们入了《贰臣传》。
▲钱谦益带头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