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如何一步步发家的?
齐白石的老家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与我的居住地只有一江(湘江)之隔,直线距离,也就十数公里。但我们现在家乡的人,尤其是农村人,对齐白石却知之甚少,有些知道齐白石的人,甚至还不知道这个闻名全国的大画家,竟然就是本地人。
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比我这后生的年龄高去了100多岁。一百年前,齐白石就出生在白石铺一个农民家庭,当时家里穷。那时穷人的孩子,基本没有读书的机会,对于孩子择业,父母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一门手艺,如砌匠、木匠、漆匠、阉猪匠,诸如此类。
齐白石十几岁时,父母让他拜师学艺,学木工,先学木工中的“大器作”,即爬房上屋、架梁装檩的力气活,但齐白石人瘦个矮,做不动,父母又只好让他改学“小器作”,即雕花木匠,做家里的床、桌、箱之类,有时还帮大户人家的媳妇画画鞋样。
当时的小器作,大都雕的是麒麟送子、状元及第之类,千篇一律,齐白石想添些花样,正好一次在一主顾家见到一本《芥子园画谱》,便借来画谱,晚上收工回家后一幅一幅地临摹,并以此为据,在“小器作”中加入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久而久之,齐白石成了方圆百里著名的雕工和画匠,因宗族给他派名齐纯芝,人们亲切地称他“芝木匠”。
一个偶尔的机缘,改变了他的一生。距齐家40里的中路铺有一个乡绅胡沁园,无心功名,醉心诗画,便有心培养他,让他来自己家里读书,学画画,还免学费吃住。齐白石当时27岁了,怕学不好,很犹豫,胡沁园还以宋朝苏洵的例子鼓励他。于是,他在胡沁园家住下,胡沁园教他画画,还让湘潭名士陈少蕃教他作诗,后来,齐白石不再做木匠,专攻丹青。因他家住白石铺,胡沁园还给他取了个别号“白石山人”,人称齐白石,慢慢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画家,不久专门作肖像画,以此养家糊口。
齐白石真正发家,是离开家乡之后。1902年,年近40岁的齐白石,受清末名士夏午诒的邀请,到西安教画画。期间结识陕西布政使樊樊山,樊欲推荐齐白石任内廷供奉,专门给慈禧太后画画,齐白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齐白石只有一个理想,就是赚足了钱后,把湘潭那个破旧的老家全面改造,新建一座大房子,他曾说:“我只想卖卖画,刻刻印章,凭着这一双劳苦的手,积蓄得三二千两银子,带回家去,够一生吃喝,也就心满意足了。”
随后,齐白石在北京呆了一年,后又辗转天津、上海、汉口等地游历,交友,卖画,先后结识王闿运、蔡锷、黄兴等诗人、名士和革命家,画名更大,润格也更高。齐白石在外游学数年后,通过卖画,果然赚得了数千两银子,高高兴兴回家,在白石铺建了一座大房子。后来,齐白石真正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画家,润格一再升高,因此也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富翁。
刚开始画画只是齐白石的副业,他的主业先是从木匠转到了,。,市场需求大,而且还有一批文人墨客是他的重要客户。通过,,齐白石找到了画画的朋友和贵人,比如胡佩衡、陈师曾等。通过贵人引荐到官员、商人,齐白石得到了最早的一批顾客。
陈师曾不仅是个画家,也是个高明的画商。他看好齐白石学习和接近的吴昌硕风格。通过介绍到日本展览,发动国内媒体宣传,说日本人大买、超过了吴昌硕,形成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转而抓住了国内的购买力。
其时,徐悲鸿、林风眠等,出于对士夫画的批评,高看了齐白石。这时社会接受齐白石的程度还是不高,有过梅兰芳在社交场合尊重齐白石而齐白石受宠若惊的故事。
国名党败退后,齐白石作为,的老乡,作为劳动人民艺术家,受到典范艺术家一般的推崇,这才真正走上巅峰,获得了国际大奖。
在新中国普遍的劳动人民审美观中,齐白石的小虫小草得到了普遍认可。于是名望和价位一起持续上涨。
你知道哪些中国画家的名字?
中国画是我们的国粹!要说中国画画家数不胜数!二千多年来出现的大师级的著名的人物介绍如下:顾恺之(晋)吴道子(隋唐五代)阎立本(隋唐五代)王维(隋唐五代)韩滉(隋唐五代)米芾(宋)张择端(宋)赵佶(宋)李唐(宋)马远(宋)赵孟頫(元)朱耷(明)唐寅(明)文征明(明)石涛(清)郑板桥(清)王时敏(清)徐悲鸿(现代)张大千(现代)齐白石(现代)吴冠中(当代)李可染(当代)等等。当然还能列举很多历代中国重量级的画家,只能说为今天的我们引以为自豪吧!
那幼稚的问题,这也算题?我认识成千上万画家。但有天赋和才华的只是万份之一。
认识画家千万,不足为奇。但能从千万画家中,识别有才华天赋的画家才算真本事,有眼力。
山西画家霍国刚作品
《五福临门》
我知道的中国画家太多啦,微信好友里有几百个,中美协会员就有100多,在这抄写一大堆名字没有意义。
能不能先请教一下您为什么提这个问题,我猜测您应该是圈外人,对绘画艺术感兴趣,想了解一些画家。有时间可以bd一下,略有名气的网上都有,这里我按照我的理解给您做一些提炼。
要了解古代的画家您可以从“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开始,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周昉的《唐宫仕女图》,韩滉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配合作品更容易记住画家,了解了这些也就对古代画家有了基本的概念。
民国是继北宋之后又一个绘画艺术的高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可以重点了解一下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
我在头条上写过一些介绍画家和作品的文章,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看一下,也算帮我增加一些流量。呵呵,谢了。
吴道子,阎立本,顾闳中,赵佶,唐伯虎,沈周,仇英,董其昌,倪瓒,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陈少梅,傅儒,张大千,何香凝,周思聪,陈逸飞,冷军,吴湖帆,徐悲鸿,靳尚谊,高剑父,张善孖,张石园,陆俨少,楼辛壶,颜梅华,谢公展,潘静淑,潘素,
据说文徴明因仕途并不顺利,最后才成为一名职业书画家,是这样吗?
文徵明的求仕之途可以说是非常曲折的。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他,最初的理想是求取功名,但“十试有司,每试辄斥”,直至50多岁方以推荐身份谋得一翰林院待诏的闲职小官,实在是郁郁不得志。进入官场后看到宫廷纷争,官场险恶,遂萌生去意,故不满3年就借故辞职还家,此时他顿悟到多年所谋求的仕途之道并不是他的真正归宿。王世贞《文先生传》云:“先生归,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至此他抛弃一切杂念,书画成为他晚年的最大乐趣与追求。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 。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在花鸟画上文徵明也有杰出贡献,自成一派。他的设色花卉师从沈周,但工写结合,设色雅丽,有自己的特色。如藏于台北故宫的《桃花图》,桃花精巧工细,叶的阴阳向背表现淋漓,树的勾皴与枝的穿插十分讲究,写意而不失法度。藏于台北故宫的《秋葵图》是其墨笔画佳作。文徵明尤以画兰竹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画兰取赵孟坚的繁与郑思肖的简,合二为一,并糅以自己高超的书法线条,通过变化莫测的提按,将兰草的飘逸、婀娜、刚柔、翻卷表现得十分传神,迎风绝尘,满纸幽香,令人惊叹。他的竹也与前人不同,锐利劲挺,不求其秀,人称“喜气写兰,怒气写竹”。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去世,终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