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告诉我厦门到台北有多远?
厦门到距离最近的高雄都要250KM.厦门到台北也很近的,直线距离也就是400公里内。飞机一个小时。目前还没完全直航,办理旅游手续还是非常麻烦的说,要办理护照,个人证明等。费用在10000元以内。
持中国护照(有美国绿卡)、从美国本土飞台湾,通行证和入台证怎么办理?
只要是中国籍,无论是否取得其他国家的居留,例如美国的绿卡、加拿大的枫叶卡,到台湾,都需要台湾移民署发的入台证。
持美国绿卡的中国公民,可以上网台湾移民署「境外人士申请系统」申请办理入台证,这种入台证称为:第三类人士入台证。
申请资格:
台湾移民署公布的旅居国外、港澳的大陆居民申请来台观光入台证的申请资格:
1. 赴国外或香港、澳门留学者。
2. 旅居国外或香港、澳门取得当地永久居留权者。
3. 旅居国外或香港、澳门取得当地依亲居留权并有等值新台币二十万元以上存款者。
4. 旅居国外或香港、澳门一年以上且领有工作证明者。
5. 旅居国外未达四年,已取得第三国国籍者。
去过厦门与台湾的人来聊一下,这两个城市的感觉相似吗?
作为一个曾经在厦门生活了四年,去台湾旅游了一个礼拜的人,花花觉得厦门跟台湾这两个地方,气质不一样的两个地方。虽然两地语言相通,一些民俗习惯也相通。
先拿金门举个例子:在2010年的时候,公司集体出游,一群人一起去金门旅游。在金门玩了两天,感觉上金门这个城市跟厦门的同安非常像,不管是建筑风格,人文风情还是人们吃食的习惯。
当时我们一堆人在金门玩的时候就在感慨,说除了金门那边的街道上更干净一点,那个街头巷尾比较干净之外,其实金门跟同安基本上是一个风格的。而且他们也都是讲闽南话,语言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在吃食上也基本上都相通。说实话,其实金门离厦门更近,反而离台湾本岛更远,那比较像这边的城市也很正常。
那如果比较厦门跟台湾的话,就说第一印象,厦门就是一个有海的旅游城市;而台湾就是需要办通行证才能去玩的境外之地,自成一体,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另外一个就是台湾整体教育水平比较高一点,民众的素养也会高一点。
拿厦门来讲,厦门是经济特区,而且现在是旅游城市,总体来讲,花花觉得厦门就是一个比较悠闲的城市吧。不过花花虽然在厦门生活了四年,但主要是在学校附近一带活动,接触比较多的也是阳光空气大海,所以对厦门留下的总体印象就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一个小资的城市,一个悠闲的地方,适合养老的地方。当然,这个认知可能存在片面性。
那对台湾的认识,因为去旅游,在整个台湾也就呆了一个礼拜,而且是从台北到高雄,到台南到台东,每个城市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对于整个台湾的感受,除了干净整洁,就是比较有序,对各种思想也持开放的态度。对于台北这个城市的感受就是有点像在上海,他城市比较发达一点,然后有高楼大厦,也有街头巷尾的美食。走在台北的街头,就像走在厦门中山路或者上海南京路一样吧,很多很多的人,灯红酒绿,各种吃,各种俊男美女。但是说实话,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些热门城市的闹市区,会比台北的闹市区更繁华也更现代化一点吧。如果到了台南高雄那些地方的话就等于是说比较偏,农业区有点像我们这边的郊区县。满大街都是摩托车,总体来讲还是非常干净整洁,就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为了发展经济,台湾人民也是费尽了心思,家里大大小小的地方都弄遍了,把所有的地方都安上个名堂,开发成旅游景区。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地方,但是他们给他安上了各种故事,各种名头之后,就成了一个名胜景点,然后少而精的推出,所以就整一个会比较细致,比较精致一点。
感觉挺像的。但是还是有差别的。首先是建筑物,厦门近几年新建筑比较多,规划和建设用地多,比较长远,台湾老建筑比较多,比较有年代感。厦门城乡结合部(郊区)建设不大规范,略杂一些,但台湾的乡村还是非常齐整的,道路也非常干净,即便是农村,乡民素质也是非常不错的。
住厦门,去过金门,厦门人太多了,太喧嚣了。。当然论繁华厦门比金门那是碾压,去金门更像是去一个富裕的乡村农家乐。。同样大的小岛,厦门岛人口是金门的几十倍。。。哪哪都是人啊。。。。
首先纠正下,厦门是城市,但台湾是个省。两地相似的感觉自然有,因为两地方言皆为闽南语,并且两地的许多民风习俗皆相似,甚至宗教信仰也相通,佛教、妈祖、保生大帝大道公等皆为两地民众膜拜的神佛。由此造就下两地许许多多的相似,如果你走在台北闹市的一隅,偶尔会佛仿是在厦门的某个热闹的街区;如果您走在厦门的某个老城街巷,偶尔也会晃若迷失在台北的老街区里……
台湾发展得早,有些楼房不如厦门新盖的好属于正常吧,好比你要在思明区买新楼房多不容易啊,拆迁未必拆得起。在台北感受比较深的是人性化设计,酒店、地铁、公园处处都有无障碍通道,而厦门的地铁,我没有看到爱心座位,也没有看到地面通往地下的无障碍通道。还有一点素质,台北包括彰化这种小地方街道上即便没有垃圾桶也很干净,这种干净是靠大家自觉的,不像厦门靠大量环卫工辛苦打扫出来的,毕竟垃圾扫得掉,但脏兮兮的污渍还是留在我们的地面上(公司一个环卫工阿姨有时会跟我们抱怨扫不完的垃圾,明明垃圾桶那么近,有些人连同没喝完的豆浆随便乱扔,随地吐痰的还是大有人在……)
从厦门到台湾,修一座桥和填海哪个耗费资金大?要多少年能通车?
这个问题有点脑洞大开,这两个,设都有点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首先,厦门到台湾中间隔着一个台湾海峡,厦门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高雄将近250公里,距离台北更是有400多公里。且不说填海是多大的工程,就是修桥也是前所未有,不可想象的。
其次,台湾海峡的这么长的距离,大海的环境状况极其复杂,而且台湾海峡机会每年都有台风的关顾,这施工难度和工艺水准得要达到多高才能保证建设安全和通行安全。
最后,这两种做法毫无必要,因为填海和修桥都是修路,需要耗费巨大资金,在交通通行的速度和安全性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如今的轮船和飞机的运载量已经足够满足通行的需求。不知道你们怎么认为呢?
喜欢就点击关注我。(图片源自网络)
谢谢邀请;个人观点,台湾回归后,这些都可以实现的,厦门到金门肯定会修一座桥,或者海底隧道,至于到台湾本岛,由于跨海较长,修海底隧道不太可能,那比修港珠澳大桥还难,最主要的还是技术问题,如果真的要修,只能修桥比较行得通,相比海底隧道,修桥技术我国技术更加成熟。
从厦门到台湾岛最近的直线距离也要220公里,而且要经过台湾海峡最深的一段地区,无论是建桥还是修隧道,工程难度都是无法想象的。至于填海,更是天方夜谭!
到目前为止,长距离的跨海大桥咱们已经修了好几座了,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其中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可见我国的造桥技术已经很厉害了。
不过上述这些跨海大桥都是建在近海,水深尚且可以接受,像是港珠澳大桥所经过的水域平均深度为30多米,这就是已经很深了,在水下打桩的难度是世界级的。
对比下台湾海峡,平均深度60米,最大深度88米,并且台湾海峡非常宽阔,南部最宽处有410公里,最窄的地方也有130公里,如此长的距离,如此深的海水,要建造跨海大桥是很不现实的。
(从厦门到台湾省的最近距离是220公里,也可以先到澎湖列岛,将澎湖当成一个中转站,再前往台湾,将一座大桥分成两个桥,但由于路途增加,工程量依旧不小)
如果修建海底隧道,这个工程量就更加可怕了,而且这么长的隧道肯定不是开放式的,不可能让你自由开着车进出,别的不说,单是在上百公里封闭的隧道内换气是一个大问题。
试想每天在隧道中有这么多车辆排放尾气,还有车内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隧道内的空气一定是浑浊不堪,万一缺氧,不仅人受不了,发动机也跑不动,一帮人堵在隧道里会让空气越来越严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隧道内必须每时每刻都在通风换气,保持隧道内空气的达标,这对通风系统的压力得多大啊!
而且万一隧道内发生火灾,燃烧的浓烟对于通风系统更是一个重大考验,这些问题现在都无法解决,所以即便建了隧道,也是跑火车的,通过火车来运送人员和汽车。
(想象中的海底隧道)
福建到台湾跨台湾海峡未来的连接方式,已经讨论很多年了,类似的探讨很多,厦门到台湾是三条路线之一,不过,似乎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的北线,一直都是评估可能性比较高的。
研究中的跨海峡北线,是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这条路线最短,只有120-130公里,不过,这一段的海峡深度比较深,相对的水流就比较急。
中线二是从莆田或泉州到台湾的台中、彰化。
南线就是从厦门到金门,然后到澎湖,最后到台湾嘉义。这条路线最长,但中段有澎湖岛,而相对只有一小段海峡比较深,浅的部份多些。
至于跨海的方式,全程大桥、海底隧道、桥隧结合(如港珠澳大桥)是被提出的可能方案。而填海把台湾海峡全封了,可能性应该是最低的吧。
哪个花钱多?应该绝对是盖大桥最少吧。填海可能比海底隧道的花费还多。
如果以天气等自然因素来看,桥隧结合估计是未来最可能的方式。
参考杭州湾大桥,预计跨台湾海峡大桥造价1000亿就非常充足,这还不到三峡大坝的一半。
海峡平均深度80米,海底岩石结构稳定坚固,自然环境不是问题。且我国基建技术(这里指斜拉桥技术)位于世界前列。最重要的是,,财力雄厚。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桥建成,极大影响海峡航道,大型船只将无法同行。而且也要考虑地震带的板块运动问题。
这只是个人浅薄的分析,最终还要以可行性研究为准。